规划新建的六个口岸
莲塘口岸
龙华铁路口岸
广深港客运专线口岸
前海湾口岸
南澳旅游专用口岸
蛇口邮轮母港口岸
8日下午,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光明率领部分人大代表调研我市“十二五”口岸规划编制情况。记者获悉,“十二五”期间,我市口岸将有大动作,其中皇岗口岸和文锦渡口岸将完成改造升级,并将新建莲塘口岸、龙华铁路口岸、广深港客运专线口岸、前海湾口岸、南澳旅游专用口岸和蛇口邮轮母港口岸等。
8日,人大代表分别调研了皇岗口岸和深圳湾口岸,一个是深圳较老的口岸,一个是最新的口岸。对比之中,可见改革开放30年来深圳口岸的巨大变化。据了解,改革开放30年来,深圳口岸的数量、形态和通关能力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口岸数量成倍增长。30年前,只有罗湖、文锦渡两个小的陆路口岸;现在,在深圳260公里的海岸线和与中国香港接壤的27.5公里陆地上拥有国家一类口岸15个,其中陆路口岸6个,海港口岸8个,空港口岸1个,形成了海、陆、空口岸全面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口岸的建设也面临许多挑战。据市口岸办主任、党组书记蔡明远介绍,口岸投入中欠账较多。口岸建设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皇岗、文锦渡、沙头角和罗湖等老口岸的基础设施,与城市发展还存在较大差距。为此,在深圳市口岸建设“十二五”规划初步思路中,拟将皇岗和文锦渡两个口岸的改造工作列为重点工程。其中,皇岗口岸改造后,小客车通关量将达到2万辆次/日,旅客通关量将达到30万人次/日。文锦渡口岸改造后,客车通过能力将由原来的1100辆次/日提高到3000辆次/日,旅客通关能力将由原来的9000人次/日提高到30000人次/日。就连最新的深圳湾口岸也将得到完善,将大力推进深圳湾口岸综合服务楼和停车楼建设,加快口岸二期配套建设,完善联检大楼功能,实现旅客出入境场地分离,即一楼为入境大厅,二楼为出境大厅。
此外,6个新建口岸工程备受关注。其中,龙华铁路口岸建成后,将与中国香港西铁的延伸线对接,并开通内地大城市、沿海各大城市至深圳和中国香港的直通旅客列车,使深圳成为中国最大的铁路客运口岸站。而前海湾口岸主要将中国香港、深圳两地机场通过海底隧道相连接,优化整合两地机场资源,同时连接深圳西部铁路。还有南澳旅游专用口岸,它将以旅游为主要功能,规划占地总面积为15万平方米,建设4个500吨级高速飞翔客船专用泊位,年设计旅客通过能力为100万人次。
皇岗口岸和深圳湾口岸将实现旅客出入境场地分离
南澳将建旅游专用口岸
长假期间深圳口岸过关排长龙的消息引起多方关注。记者昨天下午随同市人大代表视察深圳湾口岸、皇岗口岸时了解到,在我市口岸建设“十二五”规划的初步思路中,皇岗口岸和深圳湾口岸将实现旅客出入境场地分离,届时将大大分散人流提高通关能力。
昨天下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光明率部分市人大代表视察深圳湾、皇岗口岸。市口岸办主任蔡明远介绍了关于我市口岸建设“十二五”规划的初步思路。
蔡明远介绍说,“十二五”期间将完成皇岗口岸、文锦渡口岸改造和完善深圳湾、福田口岸配套项目。“十二五”规划期间将大力推进深圳湾口岸综合服务楼和停车楼建设,加快口岸二期配套建设,实现旅客出入境场地分离——即一层为入境大厅,二楼为出境大厅。此外,还要协调推进口岸公交项目建设。
蔡明远表示,“十二五”规划中将建莲塘口岸、龙华铁路口岸、广深港客运专线口岸、前海湾口岸和南澳旅游专用口岸等5个新口岸。
莲塘口岸规划已经启动,基本确定为货检和长途客运口岸。建成后将直接接驳深圳东部过境通道和粤东地区,扩大深港经济的辐射腹地。
龙华铁路口岸建成后,与中国香港西铁的延伸线对接,并开通内地大城市、沿海各大城市至深圳和中国香港的直通旅客列车,使深圳成为中国最大的铁路客运口岸站。设计日均通关15万人次,出入境查验通道各30条。
广深港客运专线口岸主要用于穗、深、港铁路客运专线。前海湾口岸主要将中国香港、深圳两地机场通过海底隧道相连接。
据介绍,南澳旅游专用口岸,以旅游为主要功能,规划占地总面积为15万平方米,建设4个500吨级高速飞翔客船专用泊位,年设计旅客通过能力为100万人次。
(摘自深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