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记者今日从深圳会展中心获悉,10月17日,由中国交通运输部和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0年中国(深圳)国际物流与运输博览会落下帷幕,为期三天的展览吸引了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的1000余家展商参展,近77000人次专业观众参观,13个物流项目现场签约近15亿元。
据了解,参展本届物博会的近千家企业中,除了招商局集团、深国际、怡亚通(13.35,0.00,0.00%)、飞马供应链、华南城、滕邦国际、盐田港(7.23,0.00,0.00%)、太仓港、五洲龙、比亚迪、安凯客车(13.10,0.00,0.00%)、郑州日产、顺丰速运、海格物流、大新华物流等国内龙头企业外,还有深圳宝安展团、湖北、杭州、长春、郑州等各省市展团。南航、海航、东方航空(8.78,0.00,0.00%)、深航、深圳机场(6.49,0.00,0.00%)等航空公司和机场也悉数参展,700余家国内展商基本覆盖了物流与运输各个领域。
200多个国际展商的到来使“亚洲物流与运输第一展”的国际色彩得到充分体现。UPS、FEDEX、普洛斯、SK集团、土耳其航空、汉堡港、安特卫普港、美国圣伯纳迪诺机场等参展企业将参展物博会作为开拓中国市场的重要活动,除了精心准备展览资料、精装展位外,均派出企业高管前来深圳“前线督战”。参展的国外展团中,除企业以外,还有德国、比利时、荷兰、意大利等十多个国家政府和城市展团,他们把物博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借此机会吸引中国的物流和供应链企业前去投资,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在物博会期间还派出以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GTAI)高级顾问彼得?克劳斯教授为代表的推广团队在多个相关活动中进行推销和宣传。荷兰鹿特丹市主管物流副市长带领专业团队于16日飞赴深圳借助物博会平台开展专场招商引资会。
本次物博会中,物流运输领域的先进技术和前沿动态均得以充分体现,RFID、物联网、节能环保的仓储、搬运设备等技术和设备在会展中心6号馆集中展示,霍曼门业、上海宝产三和门业等企业展位精心利用了本身产品的优势,现场展示其产品特点。
据悉,在本次物博会上,12家优秀物流企业累计领到政府扶持物流行业的“大红包”2061.2万元。值得注意的是,在领取财政扶持资金的企业中,有一半为航空类企业,并且这6家公司累计获得了1801.2万元的奖金,占全部扶持资金的87%以上。
13个物流合作项目也在物博会上举行了签约仪式,这13个项目涵盖了物流服务、供应链管理、电子信息等产业领域,涉及投资金额累计超过15亿元。这些合作项目中,包括深圳市港务管理局与比利时泽布鲁日港务局签订的建立友好港合作协议,根据其签订的合作协议有关内容,在结成友好港之后,两港将加强在港口规划建设、经营管理、环境保护、信息技术、人员培训以及港口保安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保持经常性的接触,并在事先沟通基础上派员互访;互相介绍合作伙伴,并以两港的友好交流为纽带,带动并促进各自所在地区的广泛交流与合作。
据主办方透露,下一届物博会将于2011年10月12日至14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届时展览面积将突破6万平方米,有望在展商和专业观众数量方面再创新高。